首页 资讯 正文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体育正文 52 0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央广网鹤岗6月(yuè)12日消息(记者李雪 陈显春)“这已经(yǐjīng)是我换的第五台无人植保机了(jīle)!”在黑龙江垦区二九〇农场,种植户张宝金指着眼前的无人机骄傲地对记者说。从2020年买(mǎi)入第一台无人植保机,成为一名“飞手”后(hòu),张宝金的无人机可谓是常换常新,尤其是最近两年,新出什么型号买什么,什么性能好买什么。 水稻田(shuǐdàotián)里无人机进行飞防作业(央广网发 陈晓玉 摄) “第一台无人机一次就能作业5亩地,而且干不了(gànbùliǎo)多一会儿就要充电。现在一台无人机一袋肥可以作业7亩地,电池(diànchí)也扛使,一块电池工作30分钟(fēnzhōng)没问题,尤其是配备了发电机后(hòu),可以昼夜不停歇地干。”张宝金说。 相比于之前的无人植保(zhíbǎo)机,今年张宝金新引进的无人机无论是施肥,还是喷药,作业的精准度都有了(le)进一步提升,不仅更有效(yǒuxiào)地促进了水稻的长势,还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 张宝金(中)和“有机户”成立了飞防合作社(hézuòshè)(央广网记者李雪 摄(shè)) 而让张宝金如此有底气,放心大胆地进行设备更新的重要原因,是黑龙江省出台的老旧农机(nóngjī)报废更新政策(zhèngcè)。 2024年(nián),《黑龙江省(hēilóngjiāngshěng)农业农村厅、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行动方案的(de)通知》在规定报废补贴(bǔtiē)范围(fànwéi)为9个(gè)机具种类的基础上,将植保无人驾驶(wúrénjiàshǐ)航空器等6个机具种类新增列入报废补贴农机具范围。2025年,在2024年政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水稻抛秧机、田间作业监测终端等11个报废补贴机具种类,将报废补贴范围扩大到了26个种类。其中,包含农用北斗辅助驾驶系统(xìtǒng)、田间作业监测终端、植保无人机等智慧农机在内的多种农机具,在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时,按报废补贴额的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的吸引力(xīyǐnlì)。 肥料匀量、精准地被无人机撒入田间(央广网发(wǎngfā) 李晟 摄) “原本4万多块钱的无人机,用旧机器置换后,花了(le)2万块钱就到手了。”除了张宝金外(jīnwài),越来越(yuèláiyuè)多的种植户成了“有机户”,并自发成立了合作社,“把成本都刨除,一年能多挣(zhēng)10多万元。”张宝金说。 惠农政策的出台(chūtái),加快了农业(nóngy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截至今年5月底(yuèdǐ),黑龙江全省累计申请报废老旧农业机械22157台,累计申请国债补贴资金10007.18万元。 田间的智慧水利(shuǐlì)平台大屏(央广网发 李兴 摄) 除“以旧换新”政策外,农业农村部出台的“关于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tǐxì)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等一系列相关政策,也(yě)为加快推进龙江(lóngjiāng)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今年,绥滨农场抢抓国家高标准农田项目(xiàngmù)建设机遇,采取“国投+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引进了能够辐射770亩(mǔ)稻田的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在田间安装智能控(kòng)水闸门、水位计(shuǐwèijì)等设施,实现稻田水层的精准把控。 在这个农场红山管理区的一片水田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zhèngzài)调试新安装的智能(zhìnéng)灌溉系统。 “现在正值水稻分蘖期,控制(kòngzhì)好水位可以提高田间土壤温度,有助于水稻分蘖,起到护苗的(de)作用。而这套智能灌溉系统就可以根据设定好的水层参数,自动调节水位高低。”绥滨农场(nóngchǎng)农业(nóngyè)发展部农业科负责人李超介绍说。 智能灌溉系统(guàngàixìtǒng)(央广网记者 李雪 摄) 技术人员说得热闹,却始终不见这片水田“主人”王华(wánghuá)的(de)身影。当记者拨通王华电话表示要采访他(tā),他直接“拒绝”了——在外打工,赶不回来。而能够让王华如此“放心”地外出打工,就是因为这几年新安装的田间智能监测和(hé)管控系统。 “庄稼长啥样儿,手机就能看,有啥事儿,管理区就给管了(le)。以前管水费劲,没事儿(méishìér)就得在地里溜达。今年安了智能灌溉,这活儿也省(shěng)了,放水给水手机就能操控,这还不(bù)出去多挣点儿钱?”王华在电话里说。 这套智能灌溉系统受益(shòuyì)的不仅仅是王华一人。今年(jīnnián),在国家和黑龙江省大力提振消费和推进智慧农业的背景(bèijǐng)下,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尝到了“智慧”的甜头儿。 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种植户应用智能水利灌溉系统(guàngàixìtǒng)(央广网(yāngguǎngwǎng)记者李雪 摄) “有了(le)科技设备的帮助,以后种地越来越(yuèláiyuè)省事儿了。”绥滨农场种植户邹吉春说。 “以前想增加科技投入资金是问题。现在(xiànzài),在政策的(de)支持下,我们这套220多万元的智能灌溉系统,农场只需投入120多万元就引入安装了。它的应用,除了能够解决生产效率、提升粮食单产外,最主要的就是作为技术储备(jìshùchǔbèi),为以后智慧农业的推广打下(dǎxià)好(hǎo)的基础。”绥滨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译阳说。 如今,在一系列好政策的(de)扶持下,“智慧农业”的种子已在黑土地上(shàng)生根发芽。农机更新换代,生产动力焕新,科技的力量正在促使传统(chuántǒng)农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更多(duō)精彩(jīngcǎi)资讯请在(zài)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xiāofèizhě)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xiànshàng)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农机换新有底气 智慧农业更可观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